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,您的生活服务帮手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地板打蜡

确定三排24个潜射垂发坑, 新型“大黑鱼”吨位八千五, 泵推没疑问
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22:29:37 浏览:37375

缩比模型是1:200比例的,真假不清楚,至少那紧密一列的排水孔在实艇上是看不到的(应该是采用了隐藏式设计),但从目前曝光的外观轮廓特别是围壳来看,完全一致。

当然大家最想看到的,还是围壳后端艇体舯部的潜射垂发VLS单元,早前的鸟瞰图就感觉不太对路,只能看出三排,每排四个坑,但是舾装状态的有两艘,其中一个在确定的3X4坑洞后面还有一个缺口区域,当时就分析可能还有一个垂发单元,现在看到缩比模型,确定就是两个3X4的垂发单元,共计24个坑,相当嗨皮了!

可惜图片放大瞅了半天,始终未曾找到传闻中的海红旗-10上艇的迹象,估摸着前期的信息不太对路。

坑洞数量既然已经确定的情况下,那么其内携带的“家伙”就成了重点,缩比模型里提及到了3000公里射程的巡航导弹,这与此前的判断倒也相符,虽说没判断是三千公里,但是根据现有的信息分析的几种高超弹射程都在两千上下,没曾想我们还是低估了射程数据,三千公里几乎涵盖了第二岛链(关岛),如若进入第二岛链海域,甚至可以威胁到第三岛链。

从射程来判断,这明显是全新的潜射型高超弹,现在肯定不会透露相关信息,反正知道射程就足够了,没必要知道太多,以现在的技术水准,高超弹、水漂弹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,24个坑,想想都很刺激,而且根据坑洞的尺寸来看,甚至不排除能一坑几个弹,毕竟也没必要全部都是高超弹,根据不同任务类型做相应的弹种选择,不然实在是太没性价比了,全球体系化防御能力健全的也没几个国家,是不是!

此外还有一个让人咋舌的信息,提及的鱼雷是“高速主动自导鱼雷”的字眼,水下可以达到200公里的高速,水下都能达到两百公里,毕竟水的密度是空气的一千倍,你细品,这很大的概率是“超空泡”技术路线的,关键还能主动自导,也就是说脱离了早期“超空泡”鱼雷那种只能直线走位的模式,至少具备一定的转弯功能,否则根本无法实现“主动自导”。

目前普通鱼雷的速度都是40~50节左右,而水下航速200公里就相当于超过100节,目前能够想到的只有“超空泡”技术加持的新型鱼雷,至于像俄罗斯那种大尺寸的核动力鱼雷(波塞冬),显然和新型攻击型核潜艇的尺寸不太匹配,至少艇艏是装不下的。

其它的就是水下排水量可达8500吨,末端可以清晰的看到泵推出现,这与此前鸟瞰图中出现的完全一致,虽说泵推系统被海水覆盖,但是胜在清晰度不错,依然能够看到(上图黄圈内)。

由于渔民已经多次在海面上拍摄到新型“大黑鱼”的身影,因此可以说仅从外观层面而言,已经无密可保,要不是这个缩比模型的出现,这垂发坑数还真没法立即下结论,当然我们也无需了解的太多,知道坑数已经相当高兴,另外该艇应该还是前期传闻的093B型,并非095型,这部分目前多数军事博主的观点都达成了一致。